2023年区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3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区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区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3年)

第一部分 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教育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重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干部教师,围绕疫情防控、“双减”落地、优质扩容等重点工作,拉高标杆、扛旗争先、实干创新,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实现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坚持科学谋划,观大势、抓机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足

(一)“双减”工作提质增效。推出《*区美好课堂评价标准》和《*区美好课堂学科评价标准》,形成区域特色的课堂评价标准。印发《关于加强*区作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作业设计、作业评价、作业辅导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采用“1+X”托管模式推行“5+2”课后服务,开设由教师主导的建构性课程,形成100余节丰富的校本课程,利用家长及社会资源开发特色拓展课程。推出“美好爸妈”家庭教育课程,《系统设计区域家长课程  “美好爸妈”助力“双减”落地》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我区育才小学、七一中学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等一行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调研,调研组对我区技术赋能“双减”、学生多元发展良好态势给予充分肯定。

(二)育人成效多面呈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材为载体,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班队会课和校本课程等课时,对学生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七一华源中学4名学生教科书式救助老人事件,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等5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阅读点击量累计超过5000万,引起社会广泛赞誉。长春街小学《武汉孩子剧团故事》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育才怡康小学“福光跃影”作为湖北省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类唯一代表,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示。我区发布《*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规程》《*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全市首个劳动教育操作指南。

(三)教育质量稳中有升。2022年高考全区物理方向最高分689分,进入全市前十名。全区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659分)23人,650分以上36人。六百分以上人数稳居全市第二。市级示范高中和普通高中实现“校校有600分”目标。全区特殊招生线过线总人数位居全市第二。艺术重点本科院校录取人数继续在全市保持绝对领先优势。实现90%以上的学生能到本科院校深造。全区中考进入高分保护考生共20人,达市级示范高中录取分数线人数比2021年增加189人,公办普高上线比例达58%,七成以上学生能升入普通高中就读。

(四)教育改革成果不断涌现。2022年,多所学校先后在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的评定中斩获佳绩。在市级评定中,两所学校获评特等奖,一所学校获评一等奖,三所学校获评三等奖。在2022年湖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中,武汉市育才小学获评特等奖,武汉六中获评一等奖,长春街小学获评二等奖。

二、坚持队伍锻造,转作风、提效能,素质过硬勇于担当的队伍更加壮大

(一)师德师风持续向好。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学习***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师德典型先进事迹,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培训、师德提醒自查自纠,开展“八个一”师德师风提升行动等教育活动,积极落实“双减”背景下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爱工作。2022年多位教师荣获省市多项荣誉,育才小学余茜老师荣获“荆楚好老师”,鄱阳街小学黄巍获评第四届“楚天园丁奖”,武汉二中江峰、七一中学张家媛获评2022年度武汉“最美教师”,育才二小何凌获评“武汉市百优班主任”。

(二)教师素养有效提升。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级项目培训,35所学校1850余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研修。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8项,参训教师1200余人次,参训率、合格率均达100%。组建覆盖全学段各学科的20个“领雁工作室”,建立区名师工作室管理平台,组织20场名师讲坛报告。遴选6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开展高级研修。着力推进新教师“高起点跟岗培养”“多维度轮岗培养”。出台《区教育局关于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施方案》,制定《区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细则》,创建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19所。

(三)人事改革积极推进。优化新教师培养工作机制,出台《关于优化新教师“高起点跟岗培养”“多维度轮岗培养”工作机制的意见》,提高培养工作质量。加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全学段教师交流,并将教师交流与教师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紧密挂钩,义务教育学校参与交流轮岗比例达23%,有效助力教育优质均衡。优化教师补充机制,为*师资队伍补充新生力量。有序完成新一轮核编工作。对照国家规定标准,完成局属中小学2022年编制核定工作,完成局属幼儿园2022年编制调整。

三、坚持人民至上,重服务、促均衡,惠民升级的民生答卷更加精彩

(一)全力以赴保优质学位供给。积极应对入学(园)高峰挑战,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作,实施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新改扩建7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89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预计占比达50.1%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80%以上。新开办公办小学2所,扩建投入使用1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880个,进一步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求。完成2所现代化学校建设,顺利通过市级评估。

(二)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教育新基建,建成人工智能实验室26间、理化生操作考试计算机教室21间、智慧图书馆16间,升级完善智慧教室建设26间。升级上线*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科普平台,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组织联盟学校开展跨校研讨、培训、科创实践等活动。遴选7所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模式2.0的试点,26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2022年我区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第一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等10所学校成为央馆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试点校。

(三)教育支撑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提升教育服务质效,助力一流的营商环境,*教育入学政策宣讲团分别前往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入园入学政策宣讲会,详细解读各学段入学政策及新生入学网络登记、政策内二孩三胎入学、民办初中电脑派位等问题的办理流程。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享受一次性入学优待,在学位允许的前提下,按就近就便的原则,优先安排到相对优质的学校入学。2022年协调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幼儿入园88人、幼升小85人、小升初55人。区教育局获评“市退役军人工作先进单位”。

(四)教育结对帮扶精准发力。全方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立足木兰乡富家寨村特色资源,选准主导产业、抓好项目实施、做好产销对接、完善利益联结。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持和完善对口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春节期间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物质13330元,帮助富家寨销售蜂农副产品约25万元。对37名来自鹤峰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开展为期三天教师培训活动,派出以特级教师、市功勋班主任等组成的报告团,全面推介*教育实践探索成果。开展教师结对交流,鹤峰县三位教师到我区三所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跟岗学习。协助鹤峰县扩大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引导局属学校食堂和工会购买鹤峰县特色农副产品。组织教职工参加“鹤峰99公益日”爱心捐赠活动,捐款金额达222270.16元。

四、坚持守正创新,巧治理、善突破,精细管理的绣花功夫不断提升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有力。坚持局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点的工作原则,在重点时期对疫情防控工作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部署,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落实常态化推进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师生核酸检测,大力推进疫苗接种,督促各校全方位落实师生健康监测、执行缓冲管理措施、开展应急处置演练等,打牢校园疫情防控基础。开展校园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发布41期通报,与10个单位进行约谈,下发131份整改督办函。勇于承担疫情防控政治责任,调派6000余人次下沉街道社区协助封控值守、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任务。其余教职工全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线上教学等工作,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安全开学两不误、双促进。联合公安、交警、卫健等部门,全力做好中、高考等各类考试疫情防控及组考保障工作,圆满实现平安、健康目标。

(二)校园安全防线不断巩固。全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坚守安全红线,突出宣传教育、深化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检查、落实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活动50余场次。有效推进十大风险领域整治行动,提前完成3项区挂牌督办安全隐患整改。持续开展安全区域共同体建设,完善“四查”工作机制,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开展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专职保安员配备、学校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联网、“警校家”护学岗“4个100%”目标。完成121所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教育局办公室被评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定期研究讨论信访问题,坚持信访首问负责制、重点信访领导包保责任制,对于重点信访事项和具体信访人,实行包保责任制,积极实现稳控。

(三)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推进。成立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进行酒店隔离、居家隔离、线上教学等师生分别制定心理关怀工作方案。组建心理援助队伍,提供心理援助线上服务及专业心理疏导和援助。制作并推送面向学生、家长和教师的5期心理调适微推,组织录制11期居家心理拓展小游戏视频、7节“同上一节心理网课”、4期专题心理网课。开展3期“*教育空中美好课堂”活动,在线观看人数约30万人次。12位教师参加省、市心理健康课优质课比赛,其中6人获一等奖。

(四)督导监测机制不断完善。完善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编制《*区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调整充实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优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开展以学校开学、校园安全、疫情防控、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营养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五项管理”和“双减”落实等主题督导。组织责任督学参与市级责任督学和挂牌督导“督导案例”评选,3篇获得一等奖。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校现场测试,做好2021年我区义务教育校际间差异系数测算,确保小学、初中校际间差异系数均小于国家规定标准并较上年有所降低。

第二部分 2023年工作计划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争当落实中央及省市教育改革部署的先行军、争当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争当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引领者、奋力书写“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一、坚持把减负增效作为“首要任务”,站稳站好全面育人主阵地

(一)持续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武汉市落实“双减”要求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十九条措施》。持续加强作业管理、设计和辅导。推进“5+2”课后服务工作,提供“菜单式”服务内容。夯实“1+X”课后服务成果,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特点,设置法治教育、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课程,提高课后服务吸引力。通过联合视导、下校调研等重点检查学校课后服务落实情况,定期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度、达成度、满意度测评。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停止学科类培训审批,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规范现有学科类机构办学行为,优化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三全育人”。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行学科教学思政化,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深化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完善有效德育目标、内容、路径、推进、评价“五大体系”,挖掘各学段、各学科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推进责信德育实践研究,创新责信德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形成《责信德育精品课例框架指南》成果集,持续擦亮“责信德育”名片。

(三)持续健全“五育并举”育人模式。落实《*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规程(试行)》,保障劳动教育时间,创新教育载体,拓展实践场所。开发“生活+”“生产+”“服务+”等特色劳动实践项目。设计劳动周,以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劳动教育评价。召开劳动教育现场交流会,加强劳动教育示范校建设。启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平台,落实“人人工程”“特长工程”和“整合工程”,推进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开展构建小初高递进式体艺教学内容体系及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加强艺术特色工作管理,打造精品项目。提升科技创新活动质量,深入研讨STEAM与创客教育融合课程、绿色生态课程等科技创新课程教学,推进全民科普教育、垃圾分类工作

(四)完善多方育人体系。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发挥家庭“第一课堂”、学校“主课堂”、社会“大课堂”共育功效。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持续打造“美好爸妈”家庭教育课程,关注教育热点强化课程的针对性、指导性。加大课程宣传力度,提升家长认同感。开辟家长邮箱,定期问卷调查,全面接受教育咨询和意见反馈。举办“美好爸妈”家庭教育论坛线下活动。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变故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为重点,组织党员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学生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五)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开展文明校园风采展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文明校园创建品牌。做好城区文明程度指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季度测评工作。持续挖掘教育系统先进典型,讲楷模和好人故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持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新增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3所,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2所。抓好“区、街、社区”三级网络建设,遴选培育1-2个社区教育实践基地,建立社区教育师资库,推进50%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

二、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追求”,不断续写美好教育新篇章

(六)以精细化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大力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锚定“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目标,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机制,推动示范园创建。推进学区制管理,加强品牌联合办学的管理与指导,从中小衔接、质量监控、教学研究、智慧课堂、德育活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学校特色等领域,抓好三大学区的教育教学项目推进工作。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组建领航发展、特色发展共同体,引导普通高中探索办学特色和育人模式多样化。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清理规范。

(七)以美好课堂、美好课程体系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着力提升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对新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把握运用,探索开展区域推进国家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区美好课堂的评价标准》为抓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展示美好课堂的成功案例,建设美好课堂的学科基地。开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常态应用活动,以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明晰学校办学治校理念和办学愿景,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健全具有学校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聚焦“五育”并举,夯实课程为基的体系建设,设置学校校本课程群,制定课程评价机制,形成学校美好课程谱系,提升学校的课程供给力、专业成长力和资源整合力。

(八)以高质量专业队伍夯实教育教学质量。建强教研队伍,借助省级教科研重点课题《基于美好教育理念的区域教研智库建设研究》的深度开展,建立以学科为核心的“教研智库”,形成“从一人领头教研转向多人联合教研”的新型教研模式,实现*教育人,人人都是“教学研究者”。以研促教,研训一体,丰富磨课研课、集体教研等形式,开展优秀学区片、校本教研交流,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比武等活动。

(九)以中高考综合改革助力学生全面成长。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以破“五唯”为导向,积极探索构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区域发展”四大指数的绿色教育评价体系。全面分析总结中高考改革工作,有序推进选科考试、学生管理、生涯规划指导和高考志愿填报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课程教材改革与实践经验,促进育人方式变革和质量提升。加强新中、高考研究,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对重点学校、学科、课堂的跟踪力度,着力**综合改革时期“两考”中学校、班级、学科及教师个人的“薄弱点和难题”。优化备考策略,推进“三项(磨尖、推中、托底)工程”。推进部分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方式“机考”改革。

三、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切实回应百姓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十)开源提质释放优质扩容潜力。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强化规划引领,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等问题。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7所,预计新增学位3195个。深入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将年度工作和规划有效衔接,逐项细化时间表,定期跟踪调度。

(十一)机制创新激发教师干事活力。把教师作为助力*美好教育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夯实对全体教师的师德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稳步实施“能上能下”改革性岗位聘用工作,优化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聘用教师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师资稳定。夯实“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全学段专职教师交流,探索新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专职心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夯实“雁阵工程”系列培训,优化新教师高起点跟岗培养和多维度轮岗培养,完善“领雁工作室”运行机制。高标准创建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提升学校校本研修品质。

(十二)智慧校园汇聚教育现代化合力。全力配合武汉市创建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台,实现市、区、校三级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应急工作机制。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系列课程,推进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测评研究,努力打造面向省市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深入开展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课堂实践,推进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十三)体制改革展现教育督导魄力。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责任督学集中管理,优化责任督学年度考核机制,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研究。优化督学队伍,适时调整督学责任区。加强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推动教育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重大工作落实和难点问题化解。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监测工作。

四、坚持把守正创新作为“关键环节”,持续提升校园治理绣花功夫

(十四)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保持校园、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不减压、不松弦,压实工作责任,营造氛围,落实防控措施,科学精准防控。坚持做好师生的健康排查,严格校园封闭管理,储备好防疫物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加强心理健康、生命安全“全周期”教育。加强卫生教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活动,预防学校流行性传染病。推进标准化视力健康管理示范校建设,力争青少年视力近视率下降0.5%。

(十五)积极落实资助帮扶政策。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认定,加强精准资助,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动态调整机制。严格落实资助宣传、申请、审核、认定、公示、发放、建档等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学生资助全流程常态化监管督导。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推进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强化资助机构标准化建设。持续做好对鹤峰县教育帮扶工作,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共享、教师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深度协作,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十六)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做好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加强校长法治知识培训,加强依法治校能力建设。鼓励开展校园法治文艺活动,利用法治教育长廊、宣传栏、学校网站,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坚持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探索各学科教育法治渗透。加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完善进校园APP备案审核制度。强化民办幼儿园依法办园监管。

(十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完善“校园安全共同体”机制,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校安全演练。加强校舍及校园消防、电梯锅炉、危化品、燃气、现场施工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涉校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惩治。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建立健全饮食卫生、学校负责人陪餐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留样等制度,落实学校后勤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学校风险转移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做好教育系统预防和化解稳定风险工作,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教育局 区教育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