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五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五年来,*区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我区认真梳理了近五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抬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谋划部署*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完善了“区委依法治区委抓总,区委依法治区办督促协调,协调小组分工推进,各单位具体落实”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截止目前,区委依法治区委共召开会议*次,统筹推进*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区委依法治区办共召开会议*次,督促协调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个协调小组共召开会议*次,分别按要求推进各自领域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
(二)严格履行第一责任。坚决贯彻***总书记“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管”的重要指示精神,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守法学法用法,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定期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委依法治区委会议和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宪法、法律和法规,研究推进宪法贯彻实施、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全民普法守法、干部法治素养建设等重点工作,听取各街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责、依法办事情况汇报,推动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支持本级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办事,带头不违规干涉司法活动、不插手具体案件审理。印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的实施方案》,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度述职,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并作为选拔使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加强法治政府督察工作。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的通知》,构建全区守责尽责、失责追责的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工作机制。2018年以来开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次,真督实察、立行立改。二是印发《*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强调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明确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确定牵头单位、参加单位,明确工作责任。三是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重点。每年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全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建立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年度任务台账,每年督促完成情况。四是全面落实年度报告制度。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每年按要求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4月1日前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发布。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全力抓好整改落实。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统一公开专栏,集中归集展示各镇街和区政府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二、优化法治环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一是依法严防输入、流动和反弹。2020年疫情突发阶段,我区依法调整客运交通秩序,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守好第一道防线。全区所有居民小区、散居楼院、自然村落实行封闭式管理。企业复工复产阶段分别实行备案审查制、备案承诺制和负面清单制,企业社区落实“闭环式”管理。二是大力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为防疫抗疫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面清理、修改和完善有关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应对、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印制防疫海报、宣传单、手册十万余件,滚动播出《“疫”起学法》微型广播剧,在“*”、“*”等媒体及时发布依法抗疫各类信息、资讯。组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编写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提示。严格规范执法,编写疫情防控行政执法“七字诀”,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坚持“非急缓办、遇急网办、必须现场处理预约办”的原则,通过“12348”等平台持续提供法律服务,确保供给不断、标准不降。三是依法加大服务保障,为经济恢复添动力。整合各级政策措施推出“政策超市”,确保符合条件企业100%纳入、涉及政策100%享受。抽调机关干部担任驻厂服务专员,依法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积极引导法律服务机构为企业给予法律帮助,全面加强因疫情原因引发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依法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对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安全稳定。四是依法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制定《*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压实区级部门对行业重点人员和物品核酸检测属事责任和各镇街对重点场所环境核酸检测的属地责任。开展“会上、线上、纸上”等方式加强对近期聚集性活动防控政策宣传,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严格落实近期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要求,确需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原则落实《重大会议活动事前审批制度》。优化临时管控区和风险区划定管理,按照“范围足够大、措施足够严”和“先管控、再摸排”、“快封快解”原则,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依法划定临时管控区。充分用好流调排查畅通、社区管控、隔离转运、区域协查等全闭环管理机制,对涉疫密接、次密接、风险暴露和外溢人员等重点人员依法落实分类管控措施。
(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着力推动涉企惠企政策兑现落实。开展全覆盖联系走访服务和“民企评部门”集中评议、日常评议,推动《*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落地见效。开展稳企惠企专项行动,梳理汇总*项稳企惠企政策,编印1万余册下发企业,攻坚行动以来,累计惠及民营市场主体*户、金额*亿元。积极鼓励引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力宣传并主动服务市场主体申报“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等惠企助企政策,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发展。2022年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户,规上民营企业较去年年底增加*户。二是依法化解企业困难问题。全面开展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评议和督察,组建民营企业涉法事务服务团队,为企业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及时督促整改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推进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制度。截至2022年,全体区级领导均已完成联系企业全覆盖走访,收集问题*个,已解决*个;
镇街走访企业*户,收集问题*个,已解决*个。三是着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在*日报、*新闻等市级媒体宣传我区民营经济七条,全力推介我区民营企业产品。大力表彰民营经济先进集体和个人,先后表彰先进集体*个和先进个人*名,推荐*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进入市工商联代表大会人选,着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2018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通过简事项、优流程、压时限、减跑动、提服务,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其中,行政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
即办事项率提高到*%,综合窗口占比提升到*%以上。一是率先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2018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清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批*项。在全市率先推行免费证照邮递、率先开发了三级公共服务网、“一窗综合受理云平台”、“一件事情”系统、微信公众号、政务自助一体机等应用,印发代理代办工作实施细则,全面推行产业项目代办制,解决群众多次跑问题。二是全面推进“一窗式”改革。强力推进“物理集中”工作,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个,进驻事项近*余项,基本实现审批服务“只进一扇门”。同时,印发《*区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工作方案》,通过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集成服务,即办件率、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比率均居全市前列。三是创新构建“三级四务”集成服务体系。探索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事项集中、资源集约、服务集成,推进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四务”进区-镇街-村(社区)、园城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中心,构建“三级四务”党群连心集成服务体系。2022年,以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为导向,通过事项集中、资源集中、服务集成,整合部门、镇街资源,创新镇街跨层级“4+1”集成服务。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实现*种方式全覆盖,群众满意度率*%,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达*%。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和容缺受理制,梳理公布*区容缺受理事项清单*项。持续提升智慧政务水平,完成镇街好差评评价设备事项关联、*区子站点升级、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
(四)推进政府诚信建设。一是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将政府诚信工作纳入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的责任倒查工作力度,依法兑现政府承诺,落实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二是建立覆盖全社会信用体系。全面落实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上线“信用中国”网站系统,统一归集市场监管、税务等*家行政机关、*家公用企事业单位*项信用信息。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推行告知承诺制涉企经营许可事项*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项。积极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建筑业、农资生产销售等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项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报告。三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的示范作用,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的建设。对各镇街、区属国有平台公司、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等政府机构每年开展失信事件情况专项自查。同时,以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宣传,推动政府机构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各项合同约定,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和树立重商践诺的良好形象。截至目前,我区不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机关不履约”、“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涉政府产权纠纷”、“涉政府失信被执行人”等政府失信行为。四是积极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印发《公务员诚信手册》,对*个区级部门开展诚信专题培训,在“信用中国”网站开设公务员诚信培训系统,不断增强公务员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筑牢政务诚信之基。
(五)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一是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制定出台《在*区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方案》《*区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细则》,建立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形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涉及抽查事项*个,重点检查事项*个。动态调整更新市场监管领域部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个,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个。二是在全市率先建立区级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了“双随机”抽查全过程留痕和检查结果的及时公布,强化了执法部门的联动,增强了监管合力。2019年底,已实现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抽查全流程整合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三是加大抽查监管力度。每年制定抽查工作细则、联合抽查计划,按照“谁发起、谁组织、谁负责”原则,牵头部门制定联合抽查方案,组织、协调参与部门共同做好抽查工作。检查结果全部录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归集到市场主体名下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2019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抽查*项,抽查市场主体*户,抽查结果公示率达100%。2022年,*区不断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力度,以“1+N”方式推动实现全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政策学习的通知》,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加强政策学习,强化政策知晓、理解和运用。
三、健全体制机制,持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一)全面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一是建立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2018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的通知》《*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区司法局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制度,对我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公开发布、报送备案和开展清理等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实行全流程管理。二是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严格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出台,严控文件数量,不断提高文件质量,切实维护公众权益。2018年以来,共计审核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件,其中2022年以来审核*件。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的变化情况,结合市、区相关要求,先后开展了涉及著名商标制度、“放管服”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产权保护、军民融合、机构改革、长江流域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共计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件,修改*余件,其中2022年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件,拟修改*件。
(二)探索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2020年,我区探索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选取*件重点领域且实施2年以上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作为评估对象,举办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研讨会,由区人大监察法制委、区政协办公室相关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团队作为特邀代表和评估专家,听取文件实施部门情况汇报,开展评估,并出具后评估报告。相关部门根据后评估报告,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启动文件的修改或者废止程序,提高了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保障了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时效性。
(三)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标准》和年度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坚持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聘请法学专家、律师等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为全区党政群、各部门、各街镇及国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实现了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制定和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团和公职律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政府决策、制度建设、行政合同、执法监督、化解争议等方面出谋划策的作用。
四、坚持执法为民,深入推进公正文明执法
(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和保障。根据《行政权力三级清单》,编制《*区行政权责清单(2020年版)》,进一步明确权则事项。制定出台《*区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对权利事项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常态化的案卷评查工作,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监督。2022年,大力推进*区综合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平台建设和使用,着力推行行政执法“无事不扰”,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拟定《*区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办法》,将对复杂的行政执法争议问题,通过规范协调程序,细化处理方式,切实有效解决行政执法工作争议矛盾。
(二)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农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6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要求,着力推进6个重点执法领域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做好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交通运输3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积极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镇街统一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立统筹运行机制,集中行使依法授权或委托的行政执法权,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沉”原则,理顺执法层级规范执法事项。
(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成立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全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建立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制度。定期开展全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五类行政执法行为清理统计公示工作。深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基层指导,强化制度落地落实。2022年,在全区范围内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各执法部门、各镇街严格按照要求,聚焦重点开展全面自查和实地督查,确保“三项制度”落地落实,取得成效。
(四)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重点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多措并举强化工作机制,增强执法力度,不断规范执法程序。持续推进公、检、法与市场、城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执法部门切实履职尽责、密切协作,不断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鼓励各行政执法部门加大柔性执法力度,规范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手段开展柔性执法,落实本行业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减罚清单,截止目前,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等管理领域已落实到位。广泛收集宣传优秀典型案例累计*余篇,积极发挥典型案例指导作用。
(五)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培训。根据《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每年常态化组织开展对申请新上岗行政执法人员及执法证件过期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监督管理。2022年重点启动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和证件清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执法专题培训,加强指导基层执法人员依法执法,有力地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执法。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执法大讲堂*余期,专题培训*余场次,培训*余人次,全区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五、强化监督制约,保障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一)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坚持依法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重大事项,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财政预决算、环境保护、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等工作情况。区政府针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整改,并主动报告,接受监督。定期向区政协通报区政府工作情况,保障政协委员更好地参政议政。
(二)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区政府分别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共同印发了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办理工作规则,对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的提出、办理、回复作了明确规定。2018年以来,各行政机关共收到司法建议*份、检察建议*份,全部按时按要求进行办理,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向法院、检察院及时反馈。
(三)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审计法》,有效整合审计项目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审计力量,依法、规范、高效开展审计监督。对涉及本级财政、部门单位预算执行、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建设项目、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领域,实现审计全覆盖。按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四)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印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区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界定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范围,明晰出庭应诉时的职责,明确刚性的量化指标,完善考核制度,有力地推进和规范出庭应诉工作。2018以来,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平均出庭应诉率为*%,其中,近三年区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组织召开行政应诉工作培训会,邀请法院系统的资深法官授课,提升全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应诉能力。依法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018以来,全区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件,其中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件,以镇街和部门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件,办理司法建议*份,败诉案件为*件,平均败诉率为*%。
六、着力多元结合,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一)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印发《*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细化改革措施和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健全完善“复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听证和调解作用,提高行政争议解决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行政争议解决方式。积极开展“以案促改”专项行动,强化典型复议应诉案件说理培训,选取工伤认定、政务信息公开、征地拆迁等常见复议案件,与区政府办、区人力社保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开展业务交流,指导相关部门依法行政。
(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聚焦深化“枫桥经验”*实践,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司法行政机关指导”原则,在道路交通、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开展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全区现有*个村居、*个镇街和区级*个行专调委会。二是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印发警调、访调、复调对接工作方案,配套出台全区关于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文件规定,在*个派出所设置驻所调解室,联合区法院设立*区物业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和*区诉讼调解对接中心,协调区总商会调委会等行业调解组织入驻推进诉调对接,完善“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开展“联调联解促安全”专项行动。三是分级开展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参加司法部人民调解大讲堂视频培训、开展镇街巡回专项培训、工作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人民调解培训。四是打造调解工作品牌。区法院设置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街道组建万家巡回调解组,打造*“老李调解室”、*镇乡贤评理堂等调解品牌。2018年以来,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计调解民间纠纷*件,调解成功*件,成功率达*%,涉及金额*亿元。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健全普法责任体系。出台“谁执法谁普法”实施意见和全区普法责任清单,全力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并通过验收,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行行政执法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行政执法全过程开展普法。建立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各单位通过开展“庭审进校园”“审务进园区”“农家庭院调解”“莎姐进校园”“警营开放日”等活动,利用“两微一端”推送普法案例,实现“审(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二是突出重点普法内容。以***法治思想为引领,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启动“法润千里·治汇广大”法治宣传活动,实施一季度一普法主题宣传,开展全民反诈、营商环境、基层依法治理等主题法治宣传。围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宪法宣传周主题持续开展民法典宣讲。全区各普法责任部门结合关键节点开展各类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累计*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组建普法讲师团、“讲法律”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召开院坝会、举行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法律七进”惠及群众*万人次。三是强化重点人群普法。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严格执行宪法宣誓和区委中心组、区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组织*余名政府任命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累计*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和*名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考试,合格率*%,旁听庭审参加率100%。全区*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年度网络学法理论考试。做好青少年普法宣传。从政法单位选齐*余名干部配强*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整合高校资源推进“莎姐进校园”、“顶针计划”等亮点项目更具影响力,圆满完成第四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区*万余学生全面接受法治教育。四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注重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我区现有各类法宣阵地*个。建成*法治文化公园、*供电公司具有特色的企业法治教育基地。拓展区—镇街—村(社区)普法阵地,在*街道、*街道、*镇等建成“万家法律驿站”、“三治”广场、“青清运河·法润人心”法治文化阵地。
推荐访问:五年 工作情况 法治 区五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